已經到第 29 天了,中間看過這麼多管理者遇到的難題與策略,但我們能討論到的只是冰山一角,一定還有相當多沒討論到的難題,會依據不同公司、不同團隊、不同成長階段出現,往往要等到遇上時才知道。
在不斷精進管理技能的路上,不會有教科書寫著管理的 SOP,除了在實際撞牆的過程中摸索,還能怎麼尋找學習的管道?
隨著公司規模擴大,高層開始出現派系鬥爭,我能做些什麼?
老闆要幫我升職成大主管,管理的對象從 RD 變成小主管了,我需要注意什麼?
跳槽到跨國公司,管理的對象橫跨全球,怎麼處理文化與時差問題?
人是複雜的,不像寫程式可以明確知道「什麼技術解決什麼問題」,往往摻雜了個性、情感、情緒等個人因素在裡面,沒有辦法一招走天下。
銅鑼燒對於哆啦 A 夢的效果顯著,但對於大雄的效果就一般般
比如,同樣是關於 mentoring 的議題,參考了 Day 20 【mentoring】 的策略,我已經額外抽時間關注和傾聽 mentee 了,也一起設定目標了,也在每一次的 1 on 1 會議中 review 檢討了,為什麼還是效果有限?
這邊說的「專家」其實不一定要多厲害,只要能提供不同的見解,幫助我們解決手上的難題,其實不用一定要什麼管理顧問才行。
可以參加研討會和工作坊,除了從講師身上直接學習經驗,也能在會後拿著自己的難題去請教,也算是順便跟業內專業人士建立關係。
最好的話,可以找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 mentor,最好的人選通常就是自己的主管,或者其他部門的主管,畢竟待在同一間公司,對於領導和管理策略都有類似的地方,或許遇到的問題也會很類似。
不管是參加公司內部培訓,外面企業提供的領導力課程,或者從書籍、影片、podcast 都是很棒的資源,或許他們不會提出跟你一模一樣的難題,但管理很多時候更重要的是思路,聽聽看如果是你,遇到這樣的難題會怎麼解決?然後再來跟講者對答案。
培訓或課程的好處是結構化,比較能掌握整個管理難題的全貌,甚至包括課堂學習、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,這些比較多元的學習路徑。在學習過程中,通常也不會處於一個「被動聽課」的模式,而是「主動參與」,這樣往往能將收穫記得更加深刻!
閱讀書籍或影音資源,雖然相對被動,很容易聽過就算了,但因為這類型的資源相當龐大,如果是針對性地,尋找某個難題的解方,往往能夠更有效鎖定問題,找出更多元的策略。
這邊也附上我個人覺得相當有幫助的書籍或影音資源,有時候問題卡著兩個月了,翻翻書發現怎麼有這麼類似的問題,就可以看看別人都怎麼處理我現在遇到的問題。
以及我非常喜歡的鐵人賽文章們: